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》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》的相关规定,土地继承是指,公民依法通过遗嘱或法定继承方式,对土地使用权进行继承的一种法律行为。我将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向您介绍一些关于土地继承的法律规定。

1. 土地继承的条件
要继承土地,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土地的性质。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,农民通过家庭承包经营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,这种使用权是可以继承的。而城市中的国有土地,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。
2. 法定继承
如果土地所有人没有立遗嘱,或者遗嘱中没有涉及土地分配,那么其土地使用权将由法定继承人继承。根据《继承法》,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、子女、父母;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。在有多位法定继承人时,原则上应当平分土地使用权。
3. 遗嘱继承
如果土地所有人立有遗嘱并明确提到土地继承,那么根据遗嘱内容进行继承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遗嘱内容不能违反法律规定,比如不能损害国家、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。
4. 特殊规定
对于农村承包地,除了遵循上述继承原则外,还有一些特殊规定。例如,承包方(即原土地使用者)死亡后,其家庭仍存在的,由其他家庭成员继续承包;家庭消亡的,发包方有权收回土地,并重新发包。对于宅基地的使用权,也遵循“地随房走”的原则,即如果房屋被继承,宅基地的使用权也可以随之转移给继承人。
5. 办理继承手续
在确定了继承人后,需要到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,包括提交死亡证明、继承权公证书(或遗嘱公证书)、土地使用权证书等文件。完成这些手续后,新的土地使用权证书会发放给继承人。

土地继承是一个涉及法律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过程。在实际操作中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,以确保您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。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提供一些基本的了解和指导。如果您有任何具体的法律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咨询,请随时联系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