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法律服务机构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
在日常生活中,许多老人为了晚年生活有保障,会选择与亲属或他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。这种协议的核心内容是:扶养人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、医疗养老等事务,而老人去世后,其名下的财产(如房产、存款等)将归扶养人所有。
那么问题来了
遗赠扶养协议必须公证吗?不公证有效吗?今天,我们就从法律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一、遗赠扶养协议不公证也有效,但公证更稳妥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58条规定,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双务合同,只要协议内容合法、双方自愿签字,即使不公证,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。也就是说,只要协议写清楚扶养义务和遗赠财产的具体内容,双方签字认可,协议就成立。
但是! 在实际操作中,公证能大幅降低法律风险,原因如下
1. 防止协议被推翻
如果老人去世后,其他继承人(比如子女)跳出来质疑协议真实性,声称“老人被胁迫”“签字是假的”等,那么未经公证的协议可能面临诉讼风险。而经过公证的协议,法院一般会直接采信,避免扯皮。
2. 确保协议内容合法有效
公证处会审查协议内容,比如
- 老人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?
- 协议是否违反法律(比如剥夺了无劳动能力继承人的必要份额)?
- 财产是否属于老人个人合法所有?
如果存在问题,公证员会及时指出,避免协议无效。
3. 方便后续财产过户
如果协议涉及房产继承,公证过的遗赠扶养协议可以直接用于办理过户,而没公证的可能需要其他继承人配合或走诉讼程序,非常麻烦。
二、什么情况下强烈建议公证?
虽然公证不是强制要求,但以下情况最好公证
- 涉及房产、大额财产的遗赠,避免日后继承纠纷。
- 扶养人非近亲属(比如邻居、朋友等),公证能证明协议真实性。
- 老人年纪较大或健康不佳,公证能证明其签字时的精神状态。
三、不公证的话,如何降低风险?
如果实在不方便公证,可以采取以下措施
1. 找见证人
邀请两位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签字,并录制签署过程的视频。
2. 保留医疗记录
证明老人签订协议时神志清醒,避免被质疑“被忽悠”。
3. 明确约定扶养细节
比如生活费标准、医疗费承担、日常照料内容等,越具体越好。
四、律师建议
遗赠扶养协议的核心是“权利义务对等”,如果扶养人没尽到义务,老人或继承人是可以主张撤销协议的。因此,无论是公证还是自行签订,都要确保协议条款清晰、合法。
公证不是必须的,但能省去很多麻烦。如果涉及重要财产,建议花点钱办公证,避免日后亲人反目、对簿公堂。
如果有更多疑问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,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协议,保障双方权益!
Copyright © by Copyright By 2025 Beijing Batong Law Firm 北京八通律师事务所
地址: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72号世纪经贸大厦B座1509 电话: 400-151-61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