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八通律师事务所,欢迎您!
工作时间:工作日 8:30—18:30关注我们
关注我们

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法律常识

民法典遗产继承时效(民法典1130条遗产继承法)
来源:网络   作者:律师小编

作为执业律师,我经常遇到客户这样的疑问

民法典遗产继承时效(民法典1130条遗产继承法)

"家里老人走了,兄弟姐妹好几个,遗产到底该怎么分才公平?"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聊聊《民法典》第1130条的核心规则,看看法律如何平衡"一碗水端平"和"特殊情况特殊对待"。

一、法律条文说了什么?

第1130条规定

"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,一般应当均等。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,应当予以照顾。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,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。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,不尽扶养义务的,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。"

这段话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

1. 默认均分原则

没有特殊情况就平分(比如父母去世,三个子女原则上各拿1/3);

2. 两类人多分

一是老弱病残继承人,二是尽心赡养老人的人;

3. 不孝者少分或不分

有能力养老人却当"甩手掌柜"的子女可能分不到遗产。

二、实务中的关键问题

案例1

王大爷去世后,大儿子常年卧病在床,小儿子在上海年薪百万但从不回家。按照1130条,大儿子即使没尽赡养义务,也可能因"生活困难"多分;而小儿子虽经济条件好,却可能因未尽赡养义务少分。

案例2

李奶奶的遗产分配纠纷中,法院调取居委会证明、邻居证言后,认定二女儿虽未同住但每周送饭洗衣,属于"尽主要扶养义务",最终判决其多分20%遗产。

⚠️ 注意

主张"多分或少分"必须举证!常见证据包括

- 医疗记录、残疾证(证明生活困难)

- 转账记录、护理协议、证人证言(证明赡养情况)

- 居委会证明、微信聊天记录(证明未尽义务)

三、律师建议

1. 提前规划

建议老人生前订立遗嘱,避免适用法定继承规则;

2. 保留痕迹

赡养老人时注意保存费用票据、沟通记录;

3. 调解优先

家庭纠纷建议先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商,诉讼可能彻底撕裂亲情。

法律看似冷冰冰,但第1130条恰恰体现了温情

它既保护弱势群体的生存权,又弘扬"孝老爱亲"的传统美德。遇到具体纠纷时,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
(注:本文依据《民法典》及最高法继承编司法解释(一)撰写,个案需具体分析。)

   2025-05-13     33

保存图片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ceshi01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